機器視覺系統通過攝像頭、傳感器、算法等技術模擬人類視覺功能,實現對物體的自動檢測、識別、測量和判斷,廣泛應用于需要高精度、高穩定性的工業及非工業場景。以下是其主要應用行業及具體場景:
1. 汽車制造行業
汽車生產對精度和安全性要求較高,機器視覺是關鍵質檢與生產輔助技術:
零部件檢測:檢測發動機零件、軸承、齒輪等的尺寸誤差、表面缺陷(如劃痕、裂紋、凹陷)、裝配完整性(如螺絲是否漏裝、卡扣是否到位)。
焊接與涂裝檢測:識別焊接焊縫的質量(如虛焊、焊瘤)、涂裝表面的色差、漏涂、氣泡等問題。
總裝校驗:驗證汽車內飾、玻璃、輪胎等部件的安裝位置是否正確,標簽是否粘貼規范。
機器人引導:引導焊接機器人、搬運機器人正確定位工件,提高自動化生產線的靈活性。
2. 電子制造行業
電子元器件體積小、精度高,人工檢測效率低且易出錯,機器視覺成為核心技術:
半導體與芯片檢測:檢測晶圓表面的微劃痕、雜質,芯片引腳的間距、變形,封裝過程中的缺陷(如開裂、封裝不全)。
PCB 電路板檢測:識別線路短路、斷路、焊盤偏移、元件錯裝 / 漏裝(如電阻、電容極性錯誤)、字符印刷錯誤等。
消費電子組裝:在手機、電腦等產品組裝中,檢測屏幕劃痕、攝像頭模組對位精度、按鍵裝配是否平整等。
電池檢測:針對鋰電池,檢測極片的毛刺、褶皺,電池外殼的破損,以及電極焊接質量。
3. 食品與醫藥行業
需滿足嚴格的衛生標準和質量管控,機器視覺助力合規性與效率提升:
食品包裝檢測:檢測包裝袋的密封完整性(是否漏封、封口褶皺)、生產日期 / 保質期的印刷清晰度與位置,以及包裝內是否混入異物(如毛發、金屬碎屑)。
藥品生產與包裝:識別藥瓶標簽的正確性(如批號、有效期)、膠囊 / 片劑的外觀缺陷(如破損、異色)、口服液灌裝量是否達標,以及西林瓶的封蓋密封性。
農產品分級:通過顏色、形狀、大小等特征,對水果(如蘋果、橙子)、蔬菜進行自動分級,區分品質等級。
4. 物流與倉儲行業
機器視覺是自動化物流的 “眼睛”,支撐快速分揀與信息追溯:
包裹分揀:通過識別快遞面單上的條形碼、二維碼或文字信息,引導分揀設備將包裹送至正確區域,實現自動化分揀(如電商倉庫、快遞轉運中心)。
體積與重量測量:快速掃描包裹的長寬高和重量,計算運費或優化倉儲空間分配。
貨物追溯:識別托盤、貨架上的標識,追蹤貨物的入庫、出庫、庫存狀態,確保供應鏈信息透明。
5. 印刷與包裝行業
保障印刷品質量一致性,減少人工抽檢的漏檢率:
印刷質量檢測:檢測報紙、雜志、包裝紙的套印不準、色差、缺字、模糊、污點等缺陷。
標簽與包裝設計校驗:驗證包裝上的圖案、文字、logo 是否與設計一致,避免因印刷錯誤導致的批量返工。
煙包 / 酒包檢測:針對高附加值的煙草、酒類包裝,檢測燙金、壓紋等工藝的完整性,以及防偽標識的正確性。
6. 金屬加工與冶金行業
應對高溫、粉塵等惡劣環境,實現對金屬制品的正確檢測:
板材 / 管材檢測:檢測鋼板、鋼管的表面裂紋、凹坑、劃痕,以及尺寸偏差(如厚度、直徑)。
鑄件 / 鍛件檢測:識別鑄件的砂眼、氣孔,鍛件的折疊、裂紋等缺陷,確保力學性能達標。
線材檢測:檢測鋼絲、電纜線的直徑均勻度、表面損傷,避免后續加工斷裂。
7. 醫療行業
輔助醫療診斷與設備自動化,提升精度與安全性:
醫學影像分析:結合 AI 算法,對 X 光片、CT 掃描、病理切片等影像進行自動識別,輔助醫生檢測腫瘤、骨折等病灶。
醫療設備自動化:在輸液瓶灌裝、注射器組裝等環節,檢測液體雜質、部件裝配精度,確保醫療器材無菌、無缺陷。
手術機器人引導:輔助手術機器人定位病灶或手術器械,提高微創手術的正確度。
8. 機器人與自動化行業
作為機器人的 “視覺傳感器”,拓展機器人的應用場景:
協作機器人:通過視覺系統識別工件位置、形狀,實現機器人對不規則物體的抓?。ㄈ缡称?、日用品)。
AGV(自動導引車):引導 AGV 在工廠、倉庫中識別路徑標識、避開障礙物,實現自主導航。
服務機器人:如家庭清潔機器人通過視覺識別地面污漬、家具位置,優化清潔路徑;迎賓機器人識別人臉并進行交互。